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纵横 > 审议意见
关于《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3-05-17 15:58来源:人大办浏览次数:

427日至28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规划》)。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规划》是我市第一个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编制工作坚持科学规划、城乡融合、市区一体、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系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的规划成果分析透彻,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泰州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指导泰州今后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事关城市未来、事关长远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规划质量,推进规划有效实施,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为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打造有力引擎。当前,泰州正处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力争在区域竞合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时期,要聚焦强富美高总蓝图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目标,结合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等战略定位,进一步突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在更大的战略空间考量推动交通、产业、生态等要素协同发展,以更宽的视野和思路推进跨江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科学研判城市发展方向和潜力,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主动担当、有效作为。

(二)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为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强化要素支撑。充分发挥好规划龙头作用,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构建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泰州模式。着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融合的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城镇建设向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转变,加快构建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城镇空间。落实好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发展新格局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努力打造集萃人文、承载记忆、寄托乡愁的文化古城;支持城市新区加快见势成效,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建好六大片区,不断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锚定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划定产业用地保障线,推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三)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民生基础。落实二十大提出的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新要求,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传承历史文化,立足资源禀赋,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深入发掘、融合文旅资源,系统谋划彰显泰州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宜居宜旅宜业之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统筹考虑一老一小和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需求,进一步深化和优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内容编制深度,合理安排文化、体育、医疗、教育和养老等设施布局和用地规模,科学构建城乡各级社区生活圈,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活力的生产生活空间。

(四)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为促进规划落地落实提供坚实保障。加强规划宣传工作,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积极回应市民关切,大力营造公众普遍参与、支持和理解规划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作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严格监督各类控制线、约束性指标等管控要求的落实,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责。认真做好与十四五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继续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对规划编制、实施、修改的全过程跟踪监督,推动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