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关乎人民福祉和城市发展命脉。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目标导向,加快助推构建智慧化的城市安全“前置防线”,为守卫城市安全贡献人大力量。 多维聚焦,把握重点,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刻不容缓 近两年,国家、省、市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相继进行部署,明确2025年底前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目标任务。为学习贯彻相关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将助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纳入重点监督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实地走访察看、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对该项工作专题调研监督。 
“结合泰州实际,从城市安全运行风险点、群众重点关注领域、其他城市经验教训等维度分析梳理,研究确定城市生命线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治等4个方面和交通监管、燃气供应、管网改造等7个领域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负责人说道。 “伴随城市高速发展,很多管网设施处于老化阶段,极端恶劣天气及生活用水电气极易引发安全隐患,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刻不容缓。”“目前,我们围绕‘综合监管+智慧监测’总思路,投入专项资金与相关院校、专业团队组建技术支撑力量,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管系统,初步梳理出7大行业、196项监管数据,近期完成内涝监测设备安装,9月底实现设备投用。”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演示大厅,市住建局负责人向现场察看的人大代表介绍道。 协作联动,全域推进,助推实现全天候“健康检查” 如何让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道路、每一幢危旧房屋在城市生命线“一张图”里皆有其精准对应的身份认证,并实现全天候的“健康检查”?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调研与绿化条例立法调研、城市更新等监督工作相融合,环资城建工委与农工委、法工委协同开展调研论证;加强与住建等部门沟通对接,现场观摩城市生命线安全智慧监测系统运行演示,实地察看相关管网基础设施;召开住建、交通、水务、燃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座谈会,听取汇报,了解情况。 
“在人大督促指导下,我们联合相关部门上下联动开展调研,并组织到无锡、昆山等试点城市考察学习,结合实际编制方案,全面摸清城市生命线家底。”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 目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系统发挥“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对燃气、桥梁、给排水、综合管廊等领域立体化监测,对潜在隐患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市住建等部门联合编制《泰州市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2024-2028年)》,统筹地下管线和市政道路建设,指导更新改造部分老旧管网设施,成功申报10个管网类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用于城市生命线工程项目建设,整理出一期工程范围内燃气、供排水、电力、通信等行业约5000公里管线信息和128条市政道路、251座桥梁的基础信息,为守护城市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以专赋能,广聚民意,推动“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 城市生命线安全,预防在前、治疗在后,防是为了更好地治。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等实际,特别是推动《泰州市消防条例》、《泰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市人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泰作专题辅导讲座和安全知识讲座;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组织民意调查,积极征求专业领域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和相关意见清单,交由市政府处理。“现在小区安装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和户外电梯,更换了老化电线电缆设备,我们出行方便,住得安全……”家住海陵区莲花四区的居民点赞道。 
在人大持续监督下,去年,排查整治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隐患2738个,重点风险路段雨污管线235公里,改造老旧管道82.7公里。上半年,排查主城区重点路段、涉水桥梁、过水涵洞等关键部位隐患点3处,已通过日常维修、工程改造解决到位。 “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定位,以助推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为切入口,加强监督,持续发力,为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添砖加瓦。”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