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本人当选泰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按照代表法有关规定和泰州市《关于加强市县乡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相关办法要求,现将当选以来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紧扣“三个结合”,精准聚焦履职重点 一是深学笃行讲话精神。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江苏“三农” 工作实际,将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履职的着力点和出发点。通过参加各类学习研讨活动、专题培训等,切实增强履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强化法治思维实践。深入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着力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在日常工作和履职过程中,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贯彻落实,重点关注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规范与政策落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紧密对接泰州市人大年度工作要点中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强链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将“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作为个人履职计划的年度重点课题,积极参与市人大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和监督活动。 
二、立足产业特色,依法履行代表职责 一是审慎负责议大事。全程出席市人代会各次会议,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算报告等重要文件。在审议过程中,重点围绕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保障营商环境” 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二是专题调研促发展。重点参与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专题调研活动,围绕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 “堵点”“痛点” 问题,以及深化 “放管服” 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关键环节,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三是专业视角强监督。积极参加市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有效执行。列席市人大会议 2 次,就涉农涉企重点议题发表专业意见,呼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四是深入 “三农” 听民声。作为来自农业大市的代表,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以及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累计走访农业经营主体代表 30 余人次,收集到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理赔、电商销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7 条。通过对这些意见建议的梳理分析,为精准建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线上线下解难题。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代表法》关于 “探索线上线下结合履职方式” 的要求,积极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为农户和企业服务的新途径,强化数字化手段对农业产业的赋能作用。六是上下联动增合力。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加强与所在选区的兴化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代表的联系,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交流农产品市场信息与政策落地难点。通过上下联动,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代表履职尽责,积极践行工作担当 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人大工作各项制度,严格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二是加强履职学习深化履职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市人大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特别是参加了市人大组织的 “泰州人大讲坛”,并在讲坛上发表学习心得体会,与其他代表共同交流学习成果和履职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坚决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决定。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市人大作出的各项决议决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抓好各项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加强对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推动决议决定的有效实施。 四、反思问题不足、精准定位提升空间 一是涉农政策研究的广度和前瞻性不足。虽然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对预制菜产业政策、农产品跨境贸易规则等新兴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提出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建议,难以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二是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够充分。对家庭农场、大型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动走访联系频次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他们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痛点和需求把握还不够精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和支持。三是利用数字平台赋能 “三农” 代表履职创新不够。在运用 “江苏数字人大” 平台为农户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推广等增值服务方面,探索还不够深入,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平台的学习和应用,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优势,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方法,为 “三农” 工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五、立足三农改进、务实精准再谋作为 一是拓展联系广度深度。制定 “季度访农企、月联合作社” 计划,重点加强与规模种植养殖主体、农产品电商带头人、返乡创业新农人的常态化联系。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年内实现深度走访重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少于 10 家,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企业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主动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针对本地特色农产品(如兴化香葱、水产品等),探索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路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产业协同创新,推动泰州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