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姜堰区、俞垛镇人大代表姜庆中:报告照初心 履职强使命
发布日期:2025-09-28 10:50来源:人大办浏览次数:

9月19日,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泰州召开,会议总结泰州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试点经验,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动此项工作全面开展,不断激发代表履职动能、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会上,姜堰区、俞垛镇人大代表姜庆中作了交流发言。


报告照初心 履职强使命

我是姜堰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连任四届的俞垛镇人大代表,在姜茅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近二十年代表生涯,也多次向选民报告过履职情况,但基本上是简单讲讲、反响一般。今年,省人大根据新修改的代表法,对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提出新要求;市人大迅速响应,出台指导意见,制发流程图;区镇人大第一时间跟进,开展多轮示范指导和深入交流,手把手教方法、点问题,帮我们把握了重点、明确了路径。6月,我在我们村里的“枝叶茶社”代表联系点,与全村60多名选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当面报告、坦诚交流,得到了选民的普遍好评,也收获了几点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履职报告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场全面系统的深刻体检。

5月份,接到撰写履职报告的通知,按照以往经验,我直接拿年度工作总结小修小改。第一次把报告提交给镇人大时,工作人员明确指出,报告“调研部分不具体,成果体现不清晰,不足反思太笼统”。还特意提醒要结合指导意见里的“五微”载体,多写实在的事。深入学习指导意见后,我开始反思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报告的内容选民愿不愿意听?我个人以为的得意之笔,未必是选民想听的和认可的。二是除了展示成绩要不要揭露问题?选民听了之后会不会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有必要通过自己揭短露丑,引导选民多提建议、批评、意见,接受选民监督。三是能不能对后续履职产生推动作用?履职报告不能只停留在报告上,而应该落脚在履职上。于是,我与另外3位镇人大代表一起,接连一周,轮流在姜茅村的代表履职平台“枝叶茶社”,邀请老百姓喝茶聊天,用闲聊的方式了解过去履职工作中的成果和不足。这一聊发现,很多我以为的工作亮点,比如打造省级绿美乡村,老百姓印象不一定深刻,很多我没有在意的工作,老百姓反而津津乐道。比如解决老人助餐问题,比如邀请农技专家到村开展大棚种植、水产养殖培训,带动低收入家庭增收等。调研交流过程中,不少我以前没在意的问题也一一浮现,比如由于村庄老龄化严重,很多选民对养老的事情非常忧虑。为了确保选民参与、监督,在调研接待的过程中,我们将履职报告的时间、场所广而告之,邀请他们到现场评议。同时,我们也以活动预告的方式,制作了告示,张贴到各个村组,让更多选民了解情况并参与其中,最终吸引了60多位选民到场。前期的准备,让我认识到,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对自身的一次全面透视,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务实之举。


二履职报告不是“拍手鼓掌”,而是一次酣畅淋漓的互动交流。

6月底,当镇人大安排我在姜茅村选区开展履职报告时,原本计划放在村部会议室,代表上讲台报告,选民投票评议。我建议镇人大不要采用这么严肃的形式,将报告地点改在“枝叶茶社”,我跟姜广彬、周兰、陈小强等代表,与选区选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以喝茶聊天的方式,面对面、心贴心,报告的同时让选民把好话丑话都讲透。这也是我们“枝叶茶社”从1.0到3.0一直以来贯穿的理念,让选民在日常闲聊的场景中提意见、说问题。镇人大采纳了这个建议,报告当天,没有严肃的主席台,却有说不完的真心话,我们不仅完成了履职报告,更从选民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发现了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今后履职找准了方向。选民反映的问题,不仅有道路维修、路灯更换、环境维护这些日常小事,更有涉及乡村振兴的关键大事。有选民反映,我们打造的贝贝南瓜基地虽然面上好看,但经济效益不高,还需要代表们想想好法子。还有几个选民指出,老年人助餐点是办起来了,但服务和菜品还要再提升。最让我高兴的是,当聊到农村养老问题时,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不少好办法、出了不少好主意,我都一一记下来,心里特别受启发。我想,台上台下的互动未必能达到这种效果,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报告形式,反而能让选民敞开心扉,把话说得更透,问题找得更准,也让代表与选民的心贴得更近。


三履职报告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庄重承诺。

报告活动结束后,我与几位代表一起,将活动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整理出来,并邀请选民进一步会商讨论。针对如何将村庄规划更好地融入溱湖湾发展的问题,我们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集建议,结合民意对游学路线和点位进行优化。针对老年人助餐点运营和养老服务问题,我们采纳选民意见,试运行“互助社群”模式,让老年人共同运营食堂,互帮互助,抱团取暖。履职报告活动推进后,我真切感受到代表们的三个变化:一是大家的荣誉感更强了。这次履职报告后,代表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被需要、被认可”,对“人大代表”的身份认同感更强了。有代表主动找我,说想排个时间表,定期去“枝叶茶社”接待选民,这份主动,就是荣誉感带来的劲头。二是接受监督的意识更强了。代表们感受到,选民的信任不是凭空来的,而是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果。现在不少代表会主动跟选民分享工作进展,还邀请大家一起讨论履职计划,“履职—反馈—改进”的循环慢慢形成,接受监督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三是履职担当的意愿更强了。履职报告不只是“交答卷”,更帮我们找准了接下来该往哪儿干。通过报告过程中的走访、调研、交流,代表们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收获了真实的民意,吸纳了选民的智慧,为镇村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民认可的方案,大家上下一心,主动担当作为,履职干劲更足。


作为一名区、镇人大代表,这次履职报告经历让我明白:履职功夫在平时,选民的满意度才是最好的“成绩单”。未来,我会继续守好“枝叶茶社”这个阵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好选民贴心人,发挥“帮带一户、辐射一片”的示范效应,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不辜负选民的信任。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