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区)掠影
泰兴人大:建立“四联”制度 联出民声和民生
发布日期:2025-03-20 10:54来源:人大办浏览次数:

  加强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提升人大履职实效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泰兴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两个联系”的基础上,创新制度设计,推进“一府一委两院”与人大代表的双向联系,以及各级人大代表之间的互相联系。通过构建“四联”机制,不断夯实“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的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建机制,联系工作规范化

2024年年初,泰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强化理论支撑,完善制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提炼和总结了“四联”机制的基本内容,形成了“1+4”的制度框架,即1个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四联”制度,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渠道的指导意见》;4个实施办法:《关于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的办法》《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代表群众活动的办法》《关于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施办法》《关于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处理办法》。

根据制度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率先示范,将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划分为12个小组,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去年3月开始,常委会负责同志带队,重点围绕“民生七有”目标,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活动期间共联系112名市人大代表,收集意见建议100多条,均得到有效落实其中,关于强化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加强物业管理等多条建议,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积极回应,列入2025年监督议题,将专题审议相关工作。

“一府一委两院”也分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开展进家入站活动,同时,邀请代表和群众走进国家机关,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四联”制度的建立,不仅拉近了国家机关与代表和群众的距离,也密切了各级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系。各级人大代表依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了齐心协力、依法履职的强大合力。

泰兴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徐坤介绍道:“虽然我们泰兴五级代表都有,但是各级代表之间横向联系多,纵向交流少。自从‘四联’机制建立之后,代表之间的交流多了,优秀代表讲履职经验,我们学到了很多。”

搭平台,联系渠道多样化

秉持“联起来、沉下去”的工作理念,泰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镇街建代表之家、分片建联络站、家门口建联系点”的思路,系统谋划、科学布局,不断丰富联系代表和群众的载体,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装了道闸,少了外来车辆,老大难的停车问题总算是解决了,我们居民生活也感觉更方便更安全了。家住泰兴市延令街道绿洲小区的王先生感慨万千。

绿洲小区建成于2003年,共有2栋楼48户居民,属于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小区周边商户林立,外来车辆较多,地面停车位严重不足,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去年三井茶话坊人大代表联络站帮助成功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居民的大力点赞。

在延令街道23个村、社区和特色商圈、重点小区等地,都建立了家门口的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联系选民活动,让群众在身边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在根思人大代表工作站,一场以代表面对面·助推江沙蟹产业促增收为议题的代表议事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会上,群众对江沙蟹养殖产业促增收问题讨论热烈。根思乡农业资源丰富,江沙蟹养殖户较多,建议政府谋划建设特种水产养殖园,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推动江沙蟹产业链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思村江沙蟹养殖户黄国平对乡人大主席高峰说道。黄国平的话,引起了与会群众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不少关于加快江沙蟹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乡人大根据代表活动情况,撰写了《关于建设特种水产养殖园,助推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党委政府研究,有效促进了特种水产养殖园的建设和发展。

如今,“三井茶话坊”、轮回议事、“银杏树下”、“家门口”、“院子里”等履职平台正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便捷桥梁。

促履职,联系工作实效化

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能够得到切实解决,是泰兴人大推进“四联”的重点关注所在。该市人大对照“你点我督”部署要求,健全群众意见分级分类处理流程, 完善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等闭环机制,实现家站“群众常来”“实事常办”。

黄桥镇人大代表戴倩在“民情小屋”接待群众时,群众反映镇区河滨路原道路亮化破损严重,线路杂乱老化,影响群众夜间出行,提出将此道路进行亮化提升的建议。戴倩代表及时向镇人大反馈。镇人大迅速采纳,从勘察设计到测算施工只用了10天时间,就圆满解决了道路亮化问题。

群众反映问题的迅速解决,得益于黄桥镇人大设立的“民生微事项专项资金”。人大代表在与群众交流中,群众总是点出一些“小而急”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花“小钱”就能解决,通过每年的民生实事容易“落选”。为解决这一难题,黄桥镇人大主席团创新建立“民生微事项”快办快处制度,经请示镇党委同意,每年安排60万元“民生微事项”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解决这些“小而急”的难题。2024年审核确定“民生微事项”12个,使用专项资金59.6万元,涉及基础设施、道路维修、户外亮化、排水抢修等。

  “建立‘四联’机制,织就了一张联系的网,覆盖全市每一个角落,打通了各个关节末梢,顺畅了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凝聚起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力量。”泰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红霞介绍道。下一步,泰兴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巩固“四联”工作成果,推进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之间的多向联系,努力趟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新路子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