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强镇级人大对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监督的指导意见,姜堰区娄庄镇人大紧扣“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目标,构建“制度筑基、清查摸底、治理提效”全链条监督体系,推动资产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型,为全镇高质量发展筑牢资产基石。 制度先行,扎紧规范“篱笆”。娄庄镇人大推动镇政府修订《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明确资产全流程管理标准,新增“第三方评估+公开交易”等硬性要求,压缩人为操作空间;组织财经、法律领域代表成立“智囊团”,对制度初稿提出11条优化建议并被采纳,确保制度科学管用。 精准监督,靶向破解难题。 建立“计划-调研-审议-整改-回头看”闭环流程,通过实地走访、专项审议等方式,精准锁定资产闲置、出租程序不规范、权证不全等问题。集中攻坚2个月,完成全镇498宗资产清查,建立电子台账,为整改提供“靶向指引”。 长效治理,激活发展动能。聚焦问题整改,推动闲置资产盘活增收,盘活原计生服务站新增租金2.2万元;低效资产提效,将1宗低效资产租金从16万元提至20万元;权属不清资产确权,完成3宗土地资产确权;同步完善内控制度、建强专业队伍、推广数字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注重将闲置资产优先用于民生项目,将蓄禽粪便处理中心的闲置房屋优先租赁给致富带头人蒋小进,带动周边农户就业20余人;引导经营性资产服务产业,将原娄庄供水站改造为波纹管行业协会办公室和产品展示中心,服务全镇316家波纹管企业;建立“收益反哺”机制,收益60%用于民生,真正实现资产“活起来、用得好”。 下一步,娄庄镇人大将持续深化联动监督,探索“人大+纪委+审计”联动监督模式,对资产处置、大额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督查。试点“监督进站”,在代表工作站增设资产管理议题,直接听取群众意见。以高质量监督赋能资产管理和民生改善,让每一份“家底”都成为支撑全镇发展的“硬支撑”,为娄庄镇迈向更高水平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