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千垛镇人大依托家站点履职平台,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升级、民宿规范升级、生态环境升级。 一、产业发展升级,实现农民“口袋”富 “2021年我公司开通直播平台,刚开始靠自己慢慢摸索,一直不得要领,后来我成为“莲开芬芳”工作室的联动代表,通过学习,成立墨语电商直播点,开始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千垛镇人大代表罗国康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东罗村有1600亩果园,往年会出现梨和葡萄销售困难,导致价格卖不上去,农场主们希望能够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帮助增加销量。工作室一方面利用墨语等电商销售公司协助果农通过淘宝和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另一方面邀请直播老师对农场主网上直播进行培训,让他们走进直播间为自己的产品代言。2022年帮助当地农户实现线上销售100多万元。 千垛镇是生态旅游乡镇,全镇从事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农户有6000多户,工作室的成立正是源于当地农户对于生态富民、旅游富民的迫切需求。代表们依托个人特长、企业实力以及专家团队等多方面的优势,精准对接农民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周边村和农户农产品销售,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免费给年轻创业者提供培训指导。一年多时间,培训女大学生、农场主直播带货280人次,孵化了9个电商直播点,吸引本地22名农场主走进直播行业直播卖货,通过线上帮助周边村民销售滞销农产品超过600吨,经济效益达720万元。 二、民宿规范升级,助力旅游前景好 “ ‘芦花里’民宿二期项目已正式进入施工阶段,相信能让我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更具有优势。”兴化市人大代表、千垛镇徐圩村党支部书记邵茂同表示。 去年,邵茂同和片区人大代表在回选区访选民过程中了解,镇域内的旅游民宿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设施简陋,卫生不达标,做不到干湿分离;有的基础设施挺好,投入了不少钱,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经营方式和内容上仿照城市宾馆酒店,那些具有水乡民俗风情的精华反被剔除,让游客到了农村却找不回乡愁。要让“民宿”这朵乡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除需要从业者的自我提升外,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与引导。代表们通过民生会商会,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今年年初人代会上将民宿集聚区建设列入重大事项予以审议形成决议决定。4月上旬,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了芦花里民宿集聚区建设专题询问活动,以专题询问+问题移交、整改销号、成效评价“三张清单”的方式,高效监督推进民宿集聚区建设。目前全镇正全力推进垛上人家、林里人家、芦里人家三大民宿区域建设,共有农家乐86家,民宿45家,共589个房间、1038个床位。2023年央视节目《山水间的家》的拍摄组在千垛镇东旺村柯蓝民宿录制,随着节目的播出,带动了全国观众尤其是众多网友线下纷纷前来打卡,让本地农民端起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 三、生态环境升级,催生农村面貌新 “这个沟塘经过重新改造以后,我们太满意了。原来村民把垃圾都倒进沟塘里,时间久了很脏很臭,现在改造好了,还多了可以种菜的地方,太感谢政府了。”陈扬村微菜园改造地聚集了不少居民,大家对于家门口的这一改变都是赞叹不已。 在西郊代表联络站收集的意见建议中,村庄环境整治类的占比较高。镇人大督办农业农村局、当地村委会等相关单位启动了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对于路面存在每逢下雨就出现“小水洼”的情况,代表们督促尽快对道路进行整修,加班加点对坑洼进行填补、平整;对于农贸市场内部脏乱差的问题,由专门的保洁员对市场内部的垃圾分类后收集到垃圾分类亭内集中处理;对于废旧沟塘、污水沟的问题,通过清污、复垦改造成微菜园、生态河道。从细微处入手,用足绣花功夫,通过微改造,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现在再走到陈扬村,古朴绵延的步道、错落有致的民居、平坦宽阔的马路、波光粼粼的湖水、绿意盎然的景致尽收眼底。 下一步,千垛镇人大将继续纵深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在办好群众每一件“小事”中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信、可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