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深刻感受到,像艾兰得这样的传统营养健康品制造企业,必须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以实际行动和实在成果为全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一、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传统企业“迸”出新活力 创新一落子,发展满盘活,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作为全球营养品CDMO行业的领先企业,艾兰得以消费者洞见和客户洞察为出发点,精准布局产品研发管线,打造全球领先的研发创新平台和客户服务能力。公司横跨亚、美、欧,建有5个国际研发中心,拥有国家CNAS实验室及4个省级研发创新平台。氨糖软骨素钠湿法混合制粒技术、低成本植物软胶囊制备技术等均为国内首创核心技术。随着国内保健食品“新功能”申报的“解锁”,研发创新愈来愈成为营养品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艾兰得现有超过10000 个成熟营养健康食品配方,31项发明专利,149项保健食品批文,9个美国药典(USP)标准认证产品,公司正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前列腺健康等新功能保健品的研发和注册。针对营养软糖即将成为全球营养品第一大剂型的消费新趋势,公司于去年完成软糖新生产工艺的开发,年产60亿粒营养软糖生产线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把艾兰得在片剂、软胶囊传统剂型上的绝对竞争优势延伸到软糖新剂型。与荷兰食品工程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头部创新研发公司合作,在生物合成技术、合成营养素、生物发酵合成等方面开展研究,将产业链向上游的创新原料、特色原料延伸。 二、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推动传统企业“转”出新空间 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是交融共生、协同发展的。艾兰得把“智改数转网联”作为推进企业从传统型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制造转型的“必答题”、董事长亲自挂帅的“一号工程”,持续加大投入、不惜试错。在产品研发环节,公司在行业内首家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AI研发平台,实现强约束下的快速精准配方推荐,提升研发效率,客户订单响应时间最快从原先的7天降为3分钟,客户可以随时在线跟踪订单交付进度,同时还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在生产制造环节,围绕智能排产、精益生产等七大应用场景,通过MDM、ERP、PLM、MES、APS等一体化智能制造体系,赋能全球供应链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和客户体验改善。国内IT团队还牵头主导了全球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向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工厂复制输出数字化平台和能力,实现“智改数转网联”的国外实例。近年来,艾兰得有两个车间被认定为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获得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企业和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在全国营养保健品行业唯一入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项目,“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三、聚焦全球要素协同,引领传统企业“飞”出新格局 艾兰得是全球化布局的国际化企业,长期以来公司通过全球规模化采购、一体化研发、精益化管理、智能化生产、全剂型供应,获得巨大的、基于全球供应链协同的成本领先优势。近年来,公司进一步优化美国工厂布局,把部分客户订单转移到成本竞争力更强的中国工厂生产,深化“中国区加大产能和剂型投资,承接全球订单转移”的商业模式,今年一季度国内产销量增长达30%以上。同时公司坚定不移地响应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进无界、守有根,集结全球供应链优势,全力拥抱中国“新消费”时代,为中国客户提供进口供应链解决方案、个性化精准营养解决方案等商业模式的创新,支持中国新锐品牌的发展壮大。比如与京东京造合作,利用艾兰得在中国和欧洲布局的供应链,为京东京造提供中国制造和英国制造两条供应链路径解决方案;在泰州综保区建设行业内首个保税区全球包装与销售中心,为客户全球供应链的中国区服务,打造独特的“保税进口+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充分利用艾兰得柔性化、智能化、定制化的敏捷供应链能力,与拥有新零售、新电商运营能力的第三方合资合作,把“Biocare”“Vitplus”等艾兰得国外优质品牌营养保健品推荐给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下一步,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面向消费新需求、新变化,“向新求质”拓展营养保健品的新剂型、新功能、新原料和新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国内产能建设,“补短锻长”并举,投资新建软糖、液体剂新生产线,补强片剂、软胶囊生产线;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建立在欧美、中国之外的供应链备份,应对“脱钩断链”的挑战。作为人大代表,我还将把艾兰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经验以及全球化管理、数字化建设等核心能力共享给区域企业,助力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