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讲的题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教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间节点,以一名人大代表和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与大家共同探讨“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深刻而重大的主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描绘的“教育蓝图”。这幅蓝图不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未来方向,也让全社会对教育更充满期待。泰州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是泰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学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孵化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教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推进教育公平,筑牢民生之基 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教育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为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确保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致力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根据我区教育实际,当前亟须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加强城乡和校际间的骨干教师交流、畅通小初高拔尖人才培养通道、优化民办学校办学支持政策,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方法和支持体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筑牢民生之基石。 二、提升教学质量,坚实民生之要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教育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百姓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需要引导教师做到三个“要”: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三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当然,这些教学的追求和愿景还没有完全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落实,需要各位人大代表加强监督,推动完善教师发展保障和专业成长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够心无顾忌地致力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努力,从而真正坚实民生之旨要。 三、优化师德师风,守好民生之魂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和根本。作为教师,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洪宗礼式的教育改革家、陈锦华式的中国好人、陈凯式的师德模范等,他们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我们要主动积极地组织学习先进教师事迹的系列活动,宣讲教师事迹,弘扬师风正气,强化师德建设,倡导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教师群体的师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激励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致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切实守好民生之国魂。 四、加强家校合作,搭建民生之桥 家校合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推动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工作中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和进步情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所在,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泰州教师妈妈”工作机制,积聚机关工作人员、五老人员、教师群体等各方力量,通过定期组织家长会、组建家长讲师团、开展家庭走访、开设家长学校等,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和深入交流。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家校联系网络平台,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动态。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能够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和机制,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搭建好民生这座同心桥。 五、提增社会关注,助力民生改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领域的问题和挑战,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民生改善。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教育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在关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和方式进行参与。比如:我们可以参与支教送教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人大代表工作室,参与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改革等课题研究,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事务的治理和管理。通过这些参与活动,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教育行业的人大代表,我将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还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改善工作,为教育强区、教育强市和提高老百姓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