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纵横 > 审议意见
关于泰州市2023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24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4-03-21 14:54来源:人大办浏览次数:

228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泰州市2023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24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的报告》,对2023年度市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的10个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2023年,市政府坚持高位统筹,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快解决难点、堵点问题,保障项目有序推进;完善制度性设计,优化年度重点城建项目考核办法,压实了主体责任;探索更高效的推进机制,形成审批分离、双线推进工作模式,提升了审批质效;强化督查督办力度,下半年项目建设明显提速,为提升城市能级、提高群众幸福感、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政府投资的积极作用。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项目计划执行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一)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仍然不深。从项目推进情况看,前期工作不到位成为绝大多数项目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2023年计划新开工项目37个,实际开工28个,开工率为76%。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对项目需求研究不够,初步设计不深入、建设方案不成熟,项目实施后受到土地、规划、文勘等因素制约,难以按计划开工,或开工后进展缓慢。比如,南官河滨河道路断头路接通工程在项目批准后发现用地性质不清、道路建设方案与控规不符等问题需要解决,直到12月份才开工建设。又因权属存在争议等问题,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较大调整。

(二)部门之间工作协同有待加强。项目建设政策性强、程序多、涉及面广,甚至需跨层级、多部门沟通对接,部分单位缺乏系统谋划,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不强,配合沟通不够,未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机制,导致工程管理、征地拆迁等一些瓶颈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关键环节难以打通。比如,东风路北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城东派出所、莲花池桥西侧拆迁因多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部分路段发生停工等拆迁的现象,部分施工现场出现边拆边建的情况,影响了施工进度。

(三)项目管理不严问题依然突出。从对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等5个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项目的跟踪审计情况来看,共发现未按合同、图纸施工以及招投标不规范等管理类问题44个,上年度审查报告中指出部分项目招投标行为不规范,部分参建单位和监理单位不按规定履职履约,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对结算材料审核不认真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比如,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在项目概算未报审的情况下违反规定进行设备招标;未进行初步设计并报审概算的情况下,将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合并纳入EPC公开招标范围,以估算价代替概算价作为投标控制价的做法造成合同价虚高,形成抬高结算价的隐患。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对市级政府投资项目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以更高标准谋划项目方案。各部门(单位)要做到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紧盯项目实施关键环节,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一要高位谋划投资计划。项目决策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兼顾,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注重质量,不仅要注重进度,还要注重深度,着眼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高效推进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建设,加快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二要充分论证项目方案。项目论证要坚持遵循标准、注重实效。今年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较多,特别是高铁南站交通枢纽项目投资额大、社会关注度高、拆迁任务重,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制定具体、可行、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从紧安排建设目标任务。各部门编制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将12月份新开工项目列为当年计划项目,争取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要科学确定建设工期。项目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精准高效,遵循工程建设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建设周期。如水利工程类项目,应利用冬春水利施工黄金期加快推动工程建设;如校舍建设类项目,应在开学前竣工验收并达到招生条件,发挥出政府投资项目预期效益。

(二)以更实举措推进项目实施。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素保障部门要坚持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深度沟通对接,勇于担当作为,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见效。一要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涉及规划、环评、征地拆迁、资金落实等要素资源,要做好上下协同、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切实加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会议协调制度,专题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卡点,着力解决监管审批部门、建设单位、使用单位之间沟通不畅、协作不力的问题。二要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土地要素是谋划项目的先行军,在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自然资源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按照项目成熟度分批审核。审批部门对土地要素保障未到位的项目坚决不予通过,对通过审核的项目加快办理相关手续。三要优化项目推进机制。用好审批分离、双线推进模式,总结有效经验,形成制度性安排,有效压减前期工作用时,做到保障水平有力、推进速度加力。

(三)以更严要求强化项目管理。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法纪观念、程序意识,坚持严抓严管,重点加强项目开工、招投标、概算控制、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项目依法依规实施。一要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参建单位、监管审批部门不同主体开展分类考评,进一步压实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各方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项目推进迟缓的要进行约谈;对屡审屡犯、问题突出的要严肃问责。二要锤炼专业队伍。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使用模式,一方面探索专家人才外聘模式,面向社会挑选一批工程招标、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及造价审计等方面的专家,弥补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实现技术力量、专业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组织开展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等专题培训,培养一批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实用性人才。三要开展绩效评估。加快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每年选取1—2个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的项目,科学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查找差距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提升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