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关键是要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主动融入学习实践活动,立足本职岗位,深化学思践行,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显著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两会胜利闭幕后,省人大代表、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祥便围绕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体制开展专题调研。刘祥介绍,去年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实施“护航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以代表小组活动为牵引,通过创新监督机制、强化法治保障、深化代表联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动能。 立法护航 构建高质量发展法治矩阵 泰州人大以“小切口”立法服务“大民生”,将法治保障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靶向立法解难题。针对托育服务需求痛点,出台全省首部托育服务条例,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托育服务管理体制、保障托育服务持续发展,推动全市新增普惠托位2000个,入选省“设区的市精品立法工程”。同步推进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制定,用法治力量守护“一老一小”安全。 监督执法促优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通过“典型案例+现场问答”专题询问,推动16个部门整改50余项突出问题,营商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8.7%。创新“法规+决议”双驱动模式,连续6年跟踪监督“中国医药城”建设,助力大健康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制度创新提效能。出台《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细化27条监督措施,将“亩均论英雄”改革、智能化改造等纳入法定监督范围。建立“审计+人大”联动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追踪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12个低效项目整改到位。 监督护航 织密经济稳进“防护网” 泰州人大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探索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以精准监督护航经济回升、产业转型、项目落地。 经济监督“全链条”。创新“季度跟踪+月度预警”机制,组织12次经济运行分析会,针对72名观察员反馈的50条问题,推动出台工业用热成本优化方案,为企业减负1.2亿元。专题监督科技专项资金使用,促成10亿元金融“活水”流向创新领域。 产业监督“深聚焦”。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组织50余次专题调研,形成《离岸创新中心建设路径报告》等成果12篇,推动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开展农业全产业链视察,推动建成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9.5%。 项目监督“全过程”。建立重大项目“月度参与、季度调研、半年观摩”监督闭环,跟踪督导120个市级重点项目,解决征地、融资等问题86项。40项民生实事项目满意率达99.3%。 民生护航 打造“你点我督”全响应机制 泰州人大以“人民至上”为主线,构建“民意采集—快速响应—闭环监督”的民生保障体系。 “你点我督”品牌深化。创新“点人监督、点案旁听、点事参与”模式,联合法院建立“你审我督”平台,人大代表旁听庭审120场次,推动司法案件整改23件。五级代表走访选民2.6万人次,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公交线网优化等难题800余项。 “一老一小”精准破题。专题视察老年助餐服务,推动建成社区食堂60个,覆盖率提升至85%。开展托育服务立法调研,新增“医育结合”示范点15家。针对义务教育资源不均,推动新建中小学5所,课后服务覆盖率100%。 城乡品质同步提升。专题询问环凤城河片区建设,推动完成12公里滨河步道贯通。监督长江大保护,整改排污口37个,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出台文旅融合决议,助力“早茶文化节”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 代表护航 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神经末梢” 泰州人大构建“履职赋能—平台创新—上下联动”的履职体系。 代表能力“双提升”。创设“人大代表讲坛”,组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宣讲384场,代表专业履职能力显著增强。建立“代表+产业”、“代表+信访”模式,推动30名代表参与重大项目攻坚。 联系群众“零距离”。深化“回选区访选民”机制,代表年均走访群众超5000人次,提出建议1800条。创新“云上议事厅”,线上收集民意3200条,推动解决停车难、充电桩短缺等热点问题。 上下联动“一盘棋”。落实省人大十项联动任务,构建“1+N”工作体系,靖江“红帆靖渡”党建品牌、泰兴“四联”机制等创新经验全省推广。建立开发区人大“1+2+N”模式,19个重点园区监督覆盖率100%。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以“护航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汇聚代表智慧、回应民生关切。2025年,泰州人大将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护航行动”2.0版,以更精准立法、更高水平监督、更紧密代表联系,为“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